九十年代就跨入全国先进文化行列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,是呼和浩特市首府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城区。多年来赛罕区文化馆成为彰显赛罕文化的窗口,荣获“国家一级文化馆”,“自治区十佳文化馆”荣誉称号。
赛罕区文化馆成立于1956年,现馆址赛罕区政务服务中心东四楼-五楼,馆舍面积4500平方米。馆内设有数字化体验服务区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、书画展厅、舞蹈排练厅、美术摄影厅、电子阅览室、艺术培训教室、剧场等15个业务功能室。已建文化馆公共网络、微信公众服务平台,具备10TB共9个门类数字化资源、建立局域网、地方特色非遗数据库,LED显示屏、触摸屏、培训演出服装乐器、数字化服务及流动服务等设施设备。
现有在职人员16名,退休人员36名。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,副高级职称4人,中级职称11人。人员专业能力高,80%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,辅导培训的学员在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的各类大奖赛、演出中获得名次与奖励。
一、免费开放及总分馆建设
馆内每周一---周日全天实施免费开放,提供少儿涂鸦海洋、VR动感单车、成语争锋、试听椅等数字化线下体验服务;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、数字文化资源等线上体验服务;书画展览、文艺演出、辅导培训、游艺、提供场地等10个免费开放服务项目。免费开放时间56小时。其中周一--周五上午共开设声乐、书法、绘画、古筝、扬琴、剪纸、电钢琴、马头琴、山水画9个门类的公益文化艺术培训,每季度一期,每期144课时。这项零门槛、普惠性的免费培训是我馆进一步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》、实施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工程之一。
2、馆内每日下午(周六、周日全天)免费为10个馆办文艺团队提供活动场地。
馆内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,使文化馆真正成为广大市民的文化艺术培训中心、活动中心、指导中心。
文化馆作为总馆统筹安排11个分馆开展文化活动,各分馆数字资源实现共建共享。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、均等化建设及总分馆建设。
二、队伍建设
文化馆现有13支馆办团队,文化志愿者团队220支,
招募文化管理员101名。这些团队和文化骨干,常年活跃在基层,在创新性、带动性、导向性、科学性等方面,为赛罕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文化馆连续七年实施“雨露工程”,每年从四月份开始到九月份结束,派遣馆内业务干部分片分点深入社区、农村进行文学艺术各项辅导,培训时间平均每人150天,由点带面、全面覆盖,为基层培养更多的文化能人和艺术骨干。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带动公共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。
三、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
注重公共文化服务效能,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活动是赛罕区的一大特色。定制、公示公共文化服务时间、免费开放日、馆长接待日,并实行反馈机制,设立意见箱,尽善尽美地完成各项工作。
每年赛罕区利用春节、元宵节、昭君文化节、五一、五四、六一、 七一、国庆节、新年等节日组织“我们的节日”书画展览、笔会、演出、少儿器乐大赛、农民文艺汇演等大型文化品牌活动。
每年举办下农村、社区、敬老院、部队、学校等进行文化惠民演出80余场。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化。
四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传承
赛罕区文化馆积极开展非遗保护挖掘传承工作,文化馆专门抽调5名工作人员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。深入挖掘出分布在辖区之内的高跷,剪纸、泥塑、风箱、窗花、九曲、木雕等31个非遗项目。现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赛罕剪纸、高跷秧歌、银家泥塑、赛罕木雕、霸王鞭、马家精点心共6项,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赛罕窗花、赛罕风箱、赛罕木雕等15项,赛罕区级31项。自治区非遗传承人5人,市级传承人29人。建立石人湾、五路村、二道河3个非遗传习基地,大台什村、昭乌达街道、榆林村3个非遗传习所。
五、文艺创作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
文艺创作辅导,是文化馆的一项重要任务,文化馆每年都要举办小戏、小品、曲艺创作培训班,近年来这些创作骨干,出版文学、戏曲、音乐个人专著(专辑)30多本,其中这批创作骨干在参加全国优秀童谣征集活动中,童谣《惠民政策到我家》获全国一等奖、童谣《过年眊姥姥》获全国三等奖。小品《正风窗口》获呼和浩特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。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文化馆在取得诸多荣誉的同时,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能,本着使群众文化活动更加积极健康、丰富多彩,精神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愿望,全体员工正以火热的激情为国家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努力。